發表者:_朱信洪_______(請輸入您的大名,以利辨別討論)
洞山良价悟本禪師,參雲巖問無情說法,曰豈不見彌陀經云: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.師於此有省.乃述偈曰:也大奇!也大奇!無情説法不思議,若將耳聽終難會,眼處聞聲方得知.
我們凡人的第六意識執著五蘊為我,執著外塵為實有,因而流浪諸有.眼根對上色塵,心力就被範圍在這裡.第六意識跟上來做比量思維〔工作時或讀書時〕或想入非非〔看到不該看的〕.其他各根也是一樣,我們最常做的是催眠自己或說是愚弄自己 ,譬如說如何如何會很快樂,很享受,很幸福或奴役自己,強迫自己要如何如何,才能揚名立萬,高人一等.
只有真正的修行人,在長期的用功之後,碰上清淨的法緣,才會鬆開五蘊,六根互用與法界合一.如寶誌禪師所言:如我身空法界空,千品萬類悉皆同.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,轉第七識為平等智. 所謂除人我須彌倒,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.此時洞山祖師說聖諦亦不為,若是意根未除 也就是第七識未轉成平等境智,第六意識就不可能轉成妙觀察智.因為他總是要高人一等.
因此祖師說聖諦亦不為,就是給他當轉輪聖王或玉皇大帝也不幹.因為頓見空性過,對於緣起性空,萬法一如的實際理趣,有過親身體驗.自然知道世間無常;國土危脆,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,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.不可能再去玩個當國王的遊戲,但此時,最怕的是掉進聲聞乘,一心要伏住煩惱現行,只圖自己的安穩清靜.
此事人人本具,個個圓成.蠢動含靈,法界含識,都平等平等.這樣的心才是大悲心,大菩提心.雖然密宗很重視上師傳承,但是真正具格的上師也都是這種心思.不然他就破了三昧耶戒,他身上穿的那件衣物,不過是用來演戲和擺闊用的,自欺欺人罷了.
雖然頓見空性過.但有餘習未盡,理則頓除,事須漸修,還要淨除自心現流.如洞山祖師自己形容的:如糞掃堆頭拾得一顆明珠.就如同法華經譬喻品所言,已是法王之子,將來必繼承大統. 目前還是要進行除糞的工作,淨化業識.
洞山祖師,一樣用心參研.雲巖曰:承當箇事大須審細.師猶涉疑,後因過水睹影,大悟前旨,有一首悟偈:
切忌從他覓,迢迢與我疏。
我今獨自往,處處得逢渠。
渠今正是我,我今不是渠。
應須恁麼會,方得契如如。
他說:千萬不要跟無始劫來薰染的戲論習氣,所形成的自心現流跑了.跟它打交道,只會離法性越來越遠.
我今獨自往,處處得逢渠。
獨自一詞很要緊,我就是法界;法界就是我.這是開悟者的承擔,也是法爾如是.無論到那裡,塵塵剎剎無非是自心的顯現.是現成的,是沒有隔礙的,是無師智,是無礙智.雖然禪宗祖師不念咒,不過這才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.雖然不念佛,卻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.
渠今正是我,我今不是渠。
就這樣繫緣於法界,安住在法界大定上.當應事接物或勞動作物時,如鳥在空中飛,如魚在水中游,用過既休 ,不留記憶.
應須恁麼會,方得契如如。
就是要這樣持續用功體會,才能時時不離法界大定.
希望這趟朝聖之旅,蒙佛菩薩加庇,法露均霑.幫助各位道友,法界含識,法眼早開,道業早成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